发布时间:2022.03.23 点击次数:1880
内容来源:知名财经评论员刘子军老师与量子教育合作的精品课程《刘子军:2022中国能源形式分析与碳中和解析》。
阅读前请思考:
碳中和,是不是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发展陷阱?
碳中和之下,国内将诞生哪些发展机遇?
大家好,我是刘子军。今天,我们来聊聊碳达峰与碳中和。
碳达峰,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,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,之后逐步回落。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。
碳中和,是指企业、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,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,通过植树造林、节能减排等形式,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实现“0排放”。
碳中和之下,是这6大机遇!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
2020年9月,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:中国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,2060年实现碳中和。
一、碳中和是西方发达国家
设置的发展陷阱吗?
关于碳中和,国内一直有人认为是西方发达国家给中国挖的发展陷阱。
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碳中和,搞个碳中和的游戏规则之后,靠卖碳积分就能大赚一笔。
中国要是一起玩,不仅要累死累活的发展经济,还要被西方发达国家用碳积分剥削。
我认为,既是也不是。
当初欧洲国家提出碳中和,确实是在给全球挖坑,重点对象就是中国和美国。
因为中美是全球第一、第二大碳排放国家。
中国起初并不同意,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戴个紧箍咒,限制自己的发展。
那现在为什么又主动宣布要搞“碳中和”呢?
1.主动参与碳中和的2大原因
因为近几年,中国面临的国内和国外环境发生了变化。
中美关系由合作转向竞合
中美关系这几年颇为紧张。
中国必须要考虑,一旦发生军事冲突,中国非常依赖的海上能源通道就会被直接切断,这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灭顶之灾。
届时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问题,整个经济都要面临严峻的考验。
倒逼国内进行产业改革
改革开放四十多年,中国的产业也要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。
以往的改革,往往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,削弱改革的效果。
碳中和之下,是这6大机遇!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
碳中和的提出,恰好跟中国寻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谋而合。
对外,中国可以直接搭上全球发展的便车,成为新一轮游戏规则的制定者。
对内,可以倒逼国内的既得利益集团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2.中国实现碳中和的2大路径
碳达峰、碳中和的目标,对中国而言并不轻松。
特别是碳达峰,中国的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,比第2名到第6名的总和还多。
那中国做到碳达峰、碳中和的核心思路是什么呢?
产业结构转型
中国还处在制造业的第三梯队,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,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。
这就导致,中国90%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集中在能源行业。
因此,能源行业的改革和转型升级就是碳达峰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,建立起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多种手段,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。
供给侧需求侧双端发力
供给侧,主要是减少煤炭消费。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曾一度高达70%,非化石能源、天然气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费非常少。
需求端,主要是发展先进的制造业,调整电力结构,减少煤炭电力的使用,增加清洁能源发电。
依托碳达峰、碳中和,中国、美国和欧洲国家共同牵头制定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的新规则。
工程案例
PROJECT CASES在线留言
ONLINE MESSAGE